在高等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,理学院数学系积极践行“育人先育师”理念,创新性地通过“党建+”模式,将农业元素有机融入基础课程教学,实现了党建与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。
一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,夯实育人基础
数学系以党建为引领,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专题学习与研讨,重点围绕如何将农业领域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教学案例。通过邀请农业专家讲座、组织教师赴农业科研基地考察等方式,拓宽教师的学科视野,提升其跨学科教学能力,为农业元素融入数学教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。
二、创新课程设计,凸显农业特色
在高等数学、概率统计等基础课程中,数学系教师团队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与农业相关的教学案例。例如,在讲解微分方程时,引入病虫害传播模型;在概率统计课程中,分析农作物产量预测问题。这些案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还培养了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农业问题的能力。
三、搭建实践平台,促进学以致用
依托“党建+实践”平台,数学系与学校农学院、地方农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,组织学生参与农业数据分析、精准农业建模等实践项目。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,学生能够直观理解数学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价值,增强了专业认同感与社会责任感。
四、深化党建融合,形成长效机制
数学系党支部将农业元素融入教学纳入年度工作计划,通过设立“党员示范课”、开展教学竞赛等活动,激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创新。同时,建立跨学科教研团队,定期交流经验,确保农业元素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常态化、制度化。
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丰富了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,更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,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人才支撑。理学院数学系将继续深化“党建+”模式,推动基础课教学与农业发展的协同共进,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。